买断式逆回购交易落地!央行10月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 专家:可盘活大量债券资产 本质上仍是资金业务
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 史思同)10月31日,央行官网发布首个买断式逆回购交易公告。
具体来看,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10月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
在业内专家看来,央行当月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可完整跨过春节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有利于盘活大量债券资产,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同时,此次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这一机制可以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有效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
央行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6个月期限可完整跨过春节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
“当月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实现了工具创设后的高效落地。”对于此次交易,业内专家认为,在每日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央行全月净投放中长期资金超6000亿,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本月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当日另一则公告显示国债净买入2000亿元。在专家看来,虽然单独看中期借贷便利(MLF)单一工具10月缩量了890亿元,但综合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看,央行全月净投放中长期流动性超6000亿元,保持了较大的净投放力度。
“这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长期资金,有利于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专家指出,上述工具投放的流动性在年底和春节前还将继续发挥作用,预计届时资金面将保持平稳无虞。
据央行此前公告显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可填补现有7天期逆回购、1年期MLF之间的工具空白。在业内看来,此次操作期限6个月,可完整跨过春节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
上述专家分析,春节前现金投放、缴税等规模都较大,历来有较大的流动性缺口,如果选择3个月品种,将在1月春节前到期,进一步加大流动性补缺压力。而此次央行开展的6个月期操作将于明年4月下旬到期,可完整跨过春节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突显,盘活大量债券资产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
央行公告称,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根据这一机制,参与机构在投标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最终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
“也就是说,每家机构可能有多笔中标,中标利率各不相同,整个操作也没有统一的中标利率。”业内专家分析,采用这一机制可以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有效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同时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强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央行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与此前的质押式逆回购最大区别在于,作为押品的债券不再冻结在资金融入方的债券账户,而是划转到资金融出方的债券账户。
“此举可盘活大量债券资产,保障极端情况下的央行资金安全,并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在他看来,买断式逆回购实现债券押品的过户,有助于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此外,据接近央行人士介绍,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的会计处理与市场现有买断式回购交易一致,央行资产方增记对一级交易商债权,而不是债券资产。“这一点与7天期逆回购以及MLF相同,反映了买断式逆回购本质上仍是资金业务。同时,买断式回购存续期间债券押品的利息将返还一级交易商,避免了票息高低对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定价的影响。”
(责任编辑:个股)
-
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GP)面临的窘境是,如果基金有兴趣投资的创业项目以颠覆行业巨头LPs为宗旨,这样的项目投还是不投? 基金的GP可以说,投与不投由GP(或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来决定,LPs无权干...[详细]
-
另外,目前VR内容的数量及丰富程度,仍然不能支撑产业的发展。...[详细]
-
’” 当然,沈南鹏也没有真的发怒,而且红杉随后也投资了买单侠。...[详细]
-
但是在视频制作这个业务上,市场需求是很旺盛的。...[详细]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学生在一个平台学习的最初体验决定了是否最终会持续在这个平台上投入自己的精力和金钱。...[详细]
-
一时间,互联网金融仿佛席卷起了“上市潮”。...[详细]
-
关于终止的原因,西陇科学方面的说法是:“本次重组项目终止的原因是主要交易对方一再拖延项目进度,导致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目前已不具备按期完成的可行性。...[详细]
-
因此,手机科技网站运用不同颜色搭配,不仅在视觉给人造成冲击力,还让网站更加具有科技感。...[详细]
-
而在这股浪潮下,我们也看到知乎这家慢公司倒是成为了资本的宠儿。...[详细]
-
如许多企业会将品牌推广的核心转移到公众号,这个时候依据微信指数得出的品牌指数,可以有效判定品牌的影响力与某一阶段的影响力等。...[详细]